不提升价值的涨价,就是企业的软暴力
年前,食品糖酒企业纷纷发出涨价函,在2018年伊始又开启新一轮的涨价,涨价洪水抵达消费端。
环顾四周,发现一众企业已经悄然涨价。
“不约而同涨价”背后的4大因素
1原材料大涨,调味品企业苦不堪言
2017年上半年,糖、棕油、面粉等原材料成本占总销售成本的54.1%,切片、瓦楞纸箱等包材成本占比为25.5%,综合成本较2016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老生常谈,但却是不得不谈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大部分品牌涨价的最直接原因。
此外,人工上涨、地租上涨、税费上涨、物流费用上涨、融资成本上涨、市场萎缩……这些利器将企业刺得满身是伤。
2政策影响,让涨价潮更汹涌
2016年,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去产能。2016年11月起,受环保考验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双重打击,调味品企业用于环保设施改造、纸箱包装、物料运输等方面的费用节节上升。
2017年,开始了环保去产能,既然要绿色GDP,必然经历经济的阵痛期。2017年的环保风暴比2016年的更猛一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督查小组,看起来也比任何时候也更严厉些。
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将开征环保税,又要涨价了,而这一次至少涨10%。
源于环保督察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方面的压力依然未减,对生产企业来说,真是“不涨是人情,涨也是道理。”
3消费升级,整体市场环境变好
最近几年,调味品行业消费升级、主流换挡的趋势非常明显。中国正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浪潮,消费者从应付生活转变为经营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逐渐降低。
作为在互联网大环境成长起来的一代,90后的特点就是对价格不敏感,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直接进入中产阶级。他们的消费行为类似欧美人,没有存款,年薪是10万却可以一年花30万。
作为新主流消费人群,90后对时间敏感、对时尚敏感、对品质敏感、对精神敏感,这就为企业的产品的升级提供了契机。
4不是涨,而是回归
调味品行业企业众多,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众多作坊式企业靠着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原材料优势在市场开启价格血战。
成长起来的90后不愿做廉价劳动力,靠廉价劳动力为生的企业将无地自容。业内人士认为,与其说是涨价,不如说是调味品行业长期低价竞争回归正常的表现。
“调味品行业一直处于低价竞争阶段。企业不仅在压榨员工的工作时间,也在压榨经营者的时间,有些老板甚至一年都不舍得休息一天。通过压榨劳动时间、超长的工作负荷,甚至牺牲产品的品质,来实现低价、赚取利润,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相比有着高品牌溢价能力的调味品,国内作坊式调味品低价,品质差,利润更低的时代将慢慢远去。
如何涨价
面对原材料、人工及物流成本上涨,绝大多数企业顺势采取了“水涨船高”式涨价,把企业经营的压力简单粗暴地推向了市场。导致企业从此一蹶不振,并逐步消亡。
涨价,有什么技巧?
1跳出价格本身,重构战略优势
在总量过剩的供需环境下,企业将自身压力简单粗暴地转移给市场,这种不提升价值的简单涨价,一定会导致企业的市场体系崩溃。
调味品企业应该跳出价格本身,审视自身所处阶段和发展程度。在掌握定价权之前,最主要的是企业要先行转变观念,重新设定经营目标方向和定位。如果只从成 本、毛利、涨价这些细节来考虑,企业将难以走出处处受困的怪圈。
2洞察消费升级背后的机会点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消费是一切行为的原点。这就要求企业洞察消费升级背后的机会点,进而从消费驱动的角度尽快探索消费升级背后存在哪些机会点。
3重新定位,推出新产品
新一代产品带来的心理反应是显而易见的,企业应想方设法推出新一代产品,而不是试图推出更好的产品,前者才是差异化之道。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强大的领导者要用新一代产品攻击自己,这方面没有人比英特尔公司做得更好。吉列不断推出新一代剃须刀片的战略,也是采用这种方法主导市场的例子。
让新产品“突破”老产品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才能让顾客相信这的确是新技术。新老产品之间的差别越大,新产品就越容易销售。微波炉和传统烤炉之间的竞争就是这种例子。如果你之前推出过“新一代”产品,你在推出后面的新一代产品时,就会有巨大的信任状做后盾。
4提高产品附加值
消费升级,新一代消费群不仅仅是物质需求,更在乎的是精神消费,因此企业需要将品牌建设与消费需求契合,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
对于涨价,行业人士这样看
@霍格:可能全国饮食只有上海对价格最不敏感,太便宜的都不敢吃,生怕致癌有人继承了他的房产。
@方大同胡:逆市而扬底气足,产品服务下功夫。低价实无实无奈,好人赚钱迈时代!
@海路:1、主动涨价:一般是为了提升品牌的价值感,迎合自己的目标客群对更高品质的追求,做得好的话反而会强化忠实粉丝的好感。2、被动涨价:一般是迫于食材、房租、人工成本和费用上升的压力,想提高毛利率,挽回被上升的成本所侵蚀掉的利润。
@小新:涨价看成本 溢价看品牌 一字之差,两重境界。
@高海博:单纯涨价,服务环境口味不变,就是耍流氓
@谷小天:原材料人工成本的增加让涨价势在必行,但是要涨价于无形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